[課前閱讀]新手參加皮革工作坊時,
最常犯的10個錯誤
當你滿心歡喜成功預約參加皮革工作坊,你總會希望課堂後能夠拿著一份精美的成品離去。
送給另一半或朋友一份充滿心意的禮物,可是並不是所有工作坊參加者都會對成品感到滿意 ,部分參加者在工作坊期間會犯上一點小錯誤,部分錯誤更會在皮具上引致無法補救的缺陷。
我們當然不希望你在參加皮革工作坊時會出現這些錯誤,所以才有了這篇文章 。
回顧我們以往的教學經驗,總結出以下一些常見錯誤 ,是我們發現客人時常會犯的:
[對工作坊有興趣嗎? 立即預約]
皮革工作坊 | Longisland Leather
貼合時犯的錯:
使用不足/過多的膠水
皮革工作坊時所使用的膠水會因不同的工作室喜好各有不用,常見的有橡膠膠水(黃膠)和皮革白膠漿。雖然使用方法不同,但不管是哪一種膠水使用不適當份量都會導致貼合效果未如理想。不足的膠水會導致皮料在未縫合時便已脫落,而使用過多啲膠水則會導致膠水在皮料邊吱出,會形成硬塊,或者黏在皮革的表面上,形成不能抹去的膠水漬。
膠水過厚及重複上膠
使用膠水貼合皮革時我們應以「薄」和「不重複」為原則。過厚的膠水會使膠水在貼合乾固後在2塊皮革間形成有厚度的膠水層,不必要的增加了皮具邊緣的厚度和影響外觀。重複上膠水則會令膠水出現「拉絲」的現象,「拉絲」後膠水會形成一個個不規則的小球體,這些小球體會令皮革貼合時的厚道不一,會影響皮貝邊緣的外觀,也會在縫線時妨礙針線正常穿過。
沒有去除膠水刮上已乾固的舊膠水
上膠水時必須要確保刮上的膠水還未乾固/要把已乾固的舊膠水除去,如同上述重複上膠的錯誤一樣,會引起「拉絲」的情況,需要特別留意。
對貼皮料時位置不正確
對貼皮料對於整件皮具的最終外觀有關鍵性的影響,因針線在手縫時需要穿過事先打好的針窿,如對貼的位置不對,會大大增加穿線時的難度。對貼的位置正確能減少穿線的難度和及後打磨的需要,也能確保皮具在外觀及功能上如同原來的設計。
混淆膠水和皮革床面處理劑
如果工作室使用的是黃膠膠水,這個錯誤會較少發生,皮革白膠漿在外觀上則與床面處理劑相似,都是白色的漿狀物,但2者的功用顯然不同。要是把床面處理劑當成是皮革白膠漿的話還好,只要把多餘的床面處理劑抺去便可。若是把皮革白膠漿當成床面處理劑大範圍塗抹在皮革背面,便需要等上半小時讓白膠完全乾透才可進行清除,不但會影響了你工作坊後的活動安排,更重要的是會磨蝕你的耐性,使你在接下來的縫線步驟上變得心急,更難做出漂亮的皮具成品。因此,如工作坊同時安排你使用皮革白膠漿和皮革床面處理劑,請記得要確保你能分辨出2者,如有不確定請不要害羞,一定要向工作坊查詢清楚才可以放心便用。
縫線時犯的錯:
-
亂糟糟的縫線
不論工作室使用哪一種打斬(在皮革上打洞)款式,日式菱斬/ 法式斜斬/ 圓斬,穿線時都應以「統一」為前題。不同的打斬方式會令縫線看起來有一丁點的分別,而其中以雙面波浪紋的整齊紋理最受手縫皮具愛好者的歡迎,但新手應該以縫線整齊統一,做出一個外觀順眼,縫線看起上來不會亂糟糟的皮具為目標。
-
縫線時刺穿皮革
當皮革工作坊的參加者縫線縫到有數層皮革的位置時,因為皮革變得較厚,針會較難穿得過所有皮革層數,如對貼皮料時位置不正確將會再一步曾加難度,我們發現很多時候客人會嘗試用盲力把針推過,這往往會導致針在皮革上的斬洞旁邊穿出,令皮具上多了一個多餘的,無法修補的錯洞。
-
燒線時時間太長,燒焦皮革
密密縫了多個小時,眼見終於要衝線完結漫長的縫線,最常見的是學員在最後進行「燒線」時時間過長,長時間的高溫容易燒黑皮革的表面。你也許會驚訝,皮革不是難以燒著的嗎?的確是的,雖然皮革本身是一種難以燒著的材料,但皮面上的顏色塗層碰沒有這種功能,因止在燒線時需要注意燒的時間,如沒有成功,也應暫停一下,讓皮革表面的溫度降低後才可再次嘗試。如實在沒有信心,不妨尋求現場的導師協助。
欠缺耐性
縫線縫久了常常見到學員會開始失去耐性,或是與一同前來的朋友/ 另一半鬥快,想著以最快的方式完成皮具,這往往會使皮具的外觀縫線變得雜亂喔。
不敢尋求幫助
不要怕,我們的導師都十分友善,有不明白的地方直接開口就好了。
我們也理解你不一定會選擇參與我們的皮革工作坊 ,若你比較喜歡在家由零開始自行DIY出屬於自己的皮具,我們也將會在新的一篇文章簡單講述在家DIY時常犯的一些新手錯誤。
有興趣在家自己DIY皮具的朋友要留意了。
[對工作坊有興趣嗎?]
皮革工作坊 | Longisland Leather
[你也許會有興趣的]
先別急著付款! 10項報名皮革工作坊前你要知道的事